还是天津人最会办事!

微信图片_20200301145408.jpg


你们发现没,以前上学时,不管是大考、小考、随堂测验,考的好的学生总是那么几个人。


这就好像在这次防疫系列考试面前,天津这个好学生,三天两头总被人夸一样。


有的地方还没开启一级响应,天津已经开启了战时机制;有的地方只公布个确诊人数,天津的福尔摩斯都上了热搜;有的地方哄抢生活物资,天津提前一个月就准备好了短种植周期的蔬菜;有的邮轮都成毒罐了,天津24小时就化解了歌诗达赛琳娜号危机……


微信图片_20200301145539.jpg


天津在这次防疫大考中,没人推卸责任,没人打官腔,从政府到百姓,对待疫情慎之又慎,最终牢牢掌握住了防控战争的主动权。


到今天,天津的出院人数超过100人,疑似病例也降低至50人以内,彻底消灭疫情只是时间问题了。


微信图片_20200301145542.jpg


现在,我们在腾出手全力支援湖北的同时,对于防控投入的精力,也已经开始从防疫本身,向经济发展倾斜。从近期密集出台的政令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国家对复工复产的急切态度。


而这次,与其他地区大张旗鼓的宣布复工不同,天津还是延续一贯谨慎的作风,讲究的还是一个字:稳。


正是吃劲儿的时候,咱可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微信图片_20200301145547.jpg


前几天,很多人都晒出了各地堵车的照片,大家之所以开始为堵车而欢呼,是终于意识到,只要复工,就还能为生活而打拼,这比闷在家里胡吃闷睡幸福多了。


相较于北上广深,天津的马路倒是还没开始堵,但车流量已经明显提升,这说明天津的复工,绝不是一窝蜂地无脑上,而是要做好万全准备的。


古有思贤如饥,今有抢人若渴。复工不是拿嘴复,而是要靠人。


为了接外地员工安全返岗,减少路上交叉传染,天津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全面部署外地人口返津工作,直达定制包车、点对点服务、全程可追溯……能用什么招就用什么招。


微信图片_20200301145549.jpg


只要从外地回来,机场车站都有预先安排好的路线,出站测体温,扫码做登记,通过“直达定制包车系统平台”提前登记好,下了火车就能通过运输委安排的大巴车直达企业,最大程度减少转乘风险。


微信图片_20200301145553.png


工人回来之后,不能撂下行李就拿起工具,工厂企业想开工,不满足条件也不行。


这些日子大家一定在朋友圈见到有人求购额温枪了吧?因为企业要复工,体温检测设备、医用口罩、消毒剂这些防疫物资都是必不可少的硬性规定,而这些只是“一审三到位”的其中一项、想复工必须经过审核,员工摸排、防护措施、安全保障缺一项也不行。


而且这次复工,天津不是单打独斗,京津冀三地交通运输部门还建立了协作机制,在疫情防控、公路保畅、重大项目方面统一行动。


微信图片_20200301145556.jpg


除此之外,三地还启动了联防联控联动的工作机制,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目前为了复工复产推出的三地统一健康电子码。


微信图片_20200301145602.jpg


市民和入津人员可以在“津心办”在线申报信息,申领健康码,用“绿码、橙码、红码”区别不同人群的健康风险,只要在京津冀范围内就可以三地互认,人员的健康状况一目了然。

“绿码”人员亮码出入全市流动性较大、可能产生聚集的场所及公共交通工具,体温检测正常可出行和复工;


“橙码”人员严格落实居家医学观察要求,自觉接受社区管理;


“红码”人员由相关机构和社区严格管控。


微信图片_20200301145607.jpg


“红码”“橙码”人员满足疫情防控条件正常后转为“绿码”。出入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以及无码人员按原有方式通行。


瞅瞅,即便是疫情期间,天津也不忘推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


微信图片_20200301145610.jpg



病毒让人不痛快,是刀快水热一秃噜一个,但疫情造成的经济下行,可是钝刀子拉肉,生不如死。


企业一天不复工,就离关门又近了一步。我们当然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微信图片_20200301145616.jpg


所以在抓好复工准备的同时,天津其实早已推出了一系列复工政策:


2月7日推出了“惠企21条”;

2月18日推出了提供保姆式登记服务,市公安局推出服务保障十条措施;

2月19日推出了“暖企16条”;

2月21日宣布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

2月23日发布餐饮、住宿、家政、美发、洗染行业复工指南;

2月26日加大了对服务业企业复工的政策扶持……


微信图片_20200301145618.jpg


在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下,天津进行了分类分批的有序复工:


截至2月24日,全市4674家规上工业企业,合计复工复产2894家,占比61.9%。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200强企业中,193家已复工,复工率达到96.5%。


全市1160家规上外资工业企业,合计复工复产833家,占全市外资规模以上工业71.8%。外资百强工业企业复工率达到100%。


2020年在建的公路铁路水路11个项目,也已经复工9项。


微信图片_20200301145620.jpg


照这个进度推进,大概到3月中旬左右,全市的工业基本就可以恢复。


而在工业企业逐步复工的同时,天津也在进一步引导居民生活服务业有序复工。


在2月23日,天津发布了餐饮、住宿、家政、美发、洗染行业的复工指南。


在提到的5个行业中,老百姓对餐饮业复工的呼声是最高的,这一个月,做完了凉皮做蛋糕,炸完了油条摊煎饼,这点玩意都吃腻了。不过这两天点开外卖平台,你会发现很多店铺又开始营业了,虽然目前基本都只是外卖,但对味蕾已经是巨大的拯救了。


微信图片_20200301145627.jpg

2月26日,天津市17家规模以上快递企业分拨(转运)中心已全部开工运营,您在网上买的那些东西,这两天估计就到了。


兵法里讲的好,打仗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天津这次的复工复产,非但没有比别的城市慢,反而因为周祥的准备进行的有条不紊。


复工,比的不是谁家马路上人多,比的是谁能找到防疫和经济的平衡点。


所以,谁干的好,谁干的差,咱自己心里有数。



有数归有数,但不能把肉埋在饭里。


就天津在这次防疫战争中的表现,绝对算的上是全国标杆。


咱是一边控制着自己这边的疫情,一边派人派物支援湖北,一边承担着海量的N95口罩制造任务,一边忙着研究试剂盒,一边有条不紊的复工,一边制定着各种应对措施……


即便是三头六臂的哪吒,也很难做到这种程度。


或许有人会说,这都是因为长达十年的资源倾斜,天津是沾了直辖市的光,做到这样也是份内的。


但如果仔细琢磨,你会发现天津能做出这样的成绩,更离不开的是“自强”二字。


微信图片_20200301145630.jpg


从建国以后到改革开放,天津的各类矿产资源就排在倒数,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也十分匮乏,缺乏基础资源对一座城市的初期发展造成的影响不用多说大家也清楚。


可几十年过去了,“要饭村”大邱庄变成了钢铁王国,为火神山医院源源不断的输送建材;盐碱滩涂变成了天津经济开发区,以吨计算N95口罩从这里诞生并送到了前线……


微信图片_20200301145633.jpg


天津之所以能够在这场全民战争中获得认可,靠的就是传承下来的自强精神,靠的就是一座直辖市应有的担当和气概。


这一次,我们值得为这座城市骄傲。


转自:天津人公众号

Baidu
sogou